股票的条件 领导力|“阳明心学”对现代人有什么意义?

股票的条件 领导力|“阳明心学”对现代人有什么意义?

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0.7万辆和255.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7%和5.6%,同比分别下降2.1%和2.7%。1-6月股票的条件,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产销增速较1-5月分别收窄1.7个和2.2个百分点。

据了解,去年通过“市民游海天”活动,已有3万消费者走进海天阳光工厂。今年开始,这家老字号进一步将沟通触角延伸到广州市民,预计将通过180场次的活动邀请10000名市民近距离、全方位感受百年匠心品质背后的坚守和传承。

导读

王阳明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是“心学”之集大成者,被后人追溯为“阳明心学”,并对近代中国和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阳明心学”的三大板块分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三大板块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整体。“心即理”的观念在现代认知科学上有更精准的表达,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对于现代人的自我修炼依然适用。

文章字数5408字

阅读约需13分钟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据记载,本来是朝中官员的王阳明,由于在朝中被误解与诬告,被廷杖四十后,谪贬至贵州修文县的龙场当驿丞。

1508年贵州省的修文县,在明代的时候被称为龙场,王阳明在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

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王阳明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当时在龙场悟道,是“心学”之集大成者,被后人追溯为“阳明心学”。

01

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阳明心学”的三大板块分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

王阳明提出“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的理念。在他看来,整个世界上所有的天理、真理和承载天理与真理的事物,都不在我们的心外,不是区别或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之外。

【例一“心中业物”】

举个例子,有位喜好精进修行的人,一天与朋友去了寺庙里,就在他行走之间无意之时,看到一个特别大的门匾上写着“心中业物”。

当时这四个字一下就直戳进他的内心,让他瞬间领悟到修行路上的障碍,不是被累世的“业”压着,就是心中的“物”负累,所以感觉修行很难,更别说成圣成佛了。

有所觉受后的他回去后继续修行,过了一段时间再与那位朋友见面。这时,他的行为与谈吐上的变化,真是让人有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感觉,朋友马上就追问他,是否遇到了什么神奇之事?

他说“就是咱们上次去寺庙时,我看到一处门匾上的‘心中业物’四个字,让我有所领悟与受用。”那位朋友是懂得“直心为道场”的,马上就给他说“你看反了啊,那是物业中心”。

不同的眼光看同一个客观存在,所产生的差异,并非眼睛的问题,也不是知识储备量大小的问题,更不是学位高下的问题,而是心里有什么才能看到什么,如果心里没有,即便就在眼前也会视而不见。

为什么一位认真修行的人,能把“物业中心”能看成“心中业物”?那是因为在他的心里,无时无刻不存着为修行而准备的心力,所以看到的任何客观之物,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进行参悟。这种境界不正是“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嘛!

也就是说“心中业物”这四个字,并不在客观世界“物业中心”的庙里,而是在此人的心中。大多数的时候它是不会出现的,只有当客观存在的外物,与心内之境相应时便会一触即发。

【例二“磨刀水”】

讲个笑话,话说从前有个人天天被他老婆家暴,各种方法都想尽后,无奈之下求助于老中医,老中医给他开了“三颗红枣用磨刀水煮着喝”的方子。于是他回家后就天天在家里磨刀,因为大夫说了要用现磨的磨刀水煮枣,所以他按时按点的磨。

就这样,服了一个疗程之后,再去复诊老中医。当听说“有效果,以前我老婆一天要打我六次,现在只打两次了”之后,老中医就说那你接着吃,这次加量一天吃四次,晚上12点那一顿非常重要。于是他每晚12点就起床磨刀,还没等他吃两天,他老婆就跪地求饶说“我再也不打你了”。

以此想说明的是,当这个丈夫在磨刀的时候,他看到磨刀的动作是药,是在解决吃药的问题,但是他老婆看到的却是杀她之心。

人家明明在那弄药,她为什么看出要杀她?若非自心有鬼,怎会惶惶不安,如若换做他人,风景自是迥异,杀身之祸何来有哉!

所以,心里有什么才能看到什么,每个人心里藏着世界的万物与万理。王阳明承认客观世界是存在的,但他又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客观之物,如果你一旦与之接触,它便不再那么客观了。

哲学上与物理上的客观不一样,物理上的客观就是一个物件,可以通过感官感知到它,就是客观存在。哲学上的客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是客观存在的样子,无论使出多大的意念,也无法改变。

试想一下,当评价一个人大方或者小气时,有没有想想真的是这样吗?兼听则明正是指,全面地了解一个人后或许就会发现一种截然相反的看法。

所以在王阳明看来,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能与客观之物直接接触,因为一旦认定某个客观之物的时候,就已经给了评判,成为自己的一个主观之物。

【例三“一指中榜”】

再举个例子,从前有三位进京赶考的学生,在路上遇到一位自称会算命的本地大仙,就赶紧凑上前询问他们这次考试的几率,这位本地大仙只是伸出一根手指,再别无他言。他们就奇怪啥意思,问能不能给解释一下,被回应“天机不可泄露,考完后就会知道”。

后来这三位里有一个人考中,还派人来致谢并夸赞算得准。这位本地大仙的老婆说:“跟你过了半辈子,怎么从来都不知道你还有算命的本事?”他说“你懂个啥,这一根手指就能解决一切事情,当然不是我解决,而是他们自己解决的。”

随后他解释道“其实这伸出一根手指的意思,代表着各种可能性。如果他们全都考中,就指一起考中了;如果都没考中,就指一起没考中;如果有一个考中了,就指一个考中了;如果有两个考中了,就指一个没考中。”

观察很多事情后就不难发现,任何的客观存在,一旦与自己的心相投,就会把它解释成合理。所以人们遇到的所有客观存在,无论是关于快乐、幸福、痛苦、困难等等都不重要,主要还是看自心如何解释。

【例四“他人即地狱”】

在此,不得不提及一下“他人即地狱”,这是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一生中拒绝接受任何奖项(包括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在其戏剧《间隔》(又称《禁闭》)中的一句台词,即在他人的注释或者评判下,你就活在了地狱之中。

简单来说,萨特的“他人即地狱”有三层意思,如果自我不能正确对待他人的目光,那么他人就是自我的地狱;如果自我无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那么他人对你的评价就是自我的地狱;如果自我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那么自我就是自己的地狱。

萨特提醒我们,要争取自由才能砸碎地狱,不要肆意破坏和他人的关系,也不要过分依赖他人的评价,为自己制造牢笼而陷入地狱。

再用王阳明自己的故事探讨一下心即理,所谓的心即理是心外什么都没有,无论是天理、真理、物还是事。比如心外无物,就会有人问客观存在的东西,怎么能证明是自己心内的东西?

王阳明告诉你,如果把这个东西给彻底毁灭,直到它消不见。但是,你还记得它的样子,这就足以证明它是在你心里的。如果任何一个东西都在我们心里,它属于心理世界,那你想改变它是不是就很容易?

【例五“明月与山花”】

引用王阳明的诗《中秋》里的诗句,“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是一种典型心外无物的表征。月亮是客观存在的,阴晴圆缺相续不断,甚至有些时候还都看不见。

但王阳明说,只要心中有这种光明月,那它永远都是团圆无缺。似乎也表明,想要心力达到最大化,先要认定确定以及肯定“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大白话就是尽量把格局无限打开,任用万物且不受之牵制。

我们再品下这句话: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翻译一下就是,某天在南镇这个地方游玩,王阳明的一位朋友指着岩中开花的树问道:“你不是说世界上没有心之外的事物么,那么这树上的花在深山之中自然开败,与咱们的心又有何关系呢?”

王阳明说: “你没有看到这树花时,花是花,心是心,各不相关自然寂静;但只要你通过感官看到它,便进入意识,自此花中有你,你中有花。”

岩中花树呈现什么样子,反映的是我们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对花的认识最终反映的是自己心的境界。

再补充一点,任何的行为先是由意识支配感官或行为,比方由心指示眼睛去看那朵花,眼睛先动,再将所看之物传递给意识,再由意识分别辨识。也就是眼睛先与这朵花建立联系,但这朵花还没有完全进入你的心里。

例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说的就是如果走在大街上,实际上有很多人,但你只是路过似乎也没看到具体的谁;听到了很多声音,但你也没有确切听清楚任何声音;那时的现象只是与你的感官建立了联系的关系。

如果要给入心的事物下一个价值判定,也就是会显现出心生万之理。比如王阳明给这朵花的判定是鲜艳,如果让一只蜜蜂给这朵花判定,也许会是香甜吧。所以,把外物拉近心理过程中的价值判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能判定出的价值,最终就会把此外物建立在与心相应的价值。

每个人的心外是没有任何理的,反过来讲,世界上所有的天理和真理,都是出自人心。比方时间的界定,不正是由人来假设的么?

再试问一下,您一天刷几次牙?是出自自身需求还是听从广告里的号召?貌似合理的建议就真的可信么?有没有想过其背后的商业动机与推手?

所以物上面是没有理存在的,所有的理都出自人心。不要被这个世界上,看似一切客观规律或永恒不变的道理给迷惑。

所以,王阳明所讲的心即理,就是指整个世界都在每个人心中的世界,由个人的心性与心力决定。

02

知行合一

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可引用《大学·诚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来解释。

对应的译文是“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像厌恶难闻的气味,喜好美色一样出自真心,这样才算是满足自己的心意。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一定要十分小心谨慎。”

其中的“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表明出于本能的一种真心流淌,见到美色会立刻喜欢美色,中间没有间隔,刹那之间完成,起心动念所表现出来的知行合一。

所以,先贤古德所推崇“善护念”,正是说明人唯一能控制的就是自己的念头,任何行为的动因都是源于心念。观照与保护好自己的心念,行为自然不会有太大偏颇。比如,“疑邻盗斧”这个例子,说明一念发动处,便是行。

03

致良知

王阳明在1509年提出“知行合一”,直到1521年再提倡“致良知”。它的本意是行的意思,致良知就是行良知,而行良知可以简化成行知,行知就是知行合一。

致良知,包括体认和实现两个层面。体认良知是指人本身的自我修养,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指人对自身的道德认知和情感的体验过程。实现良知则是指人的思想和情感见之于行为的过程,即为规范道德行为和端正人生态度的实践过程。

很多弟子问王阳明,知道要孝顺父母但就是做不到,这个知行怎么合一呢?王阳明的回复是,此知(良知)非彼知(知行),内心真有孝顺父母的心,高山险阻也都挡不了你。

王阳明说本性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哪怕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也有。据说他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个马上就要问斩的十恶不赦有13条人命的罪犯,带进一个小黑屋里。

当时他在江西庐陵做官,那个地方特别热。实验时他也进了小黑屋,自己摇着扇子。过了一会,他对这个罪犯说,如果要是觉得热,可以把上衣脱了,这个罪犯想都没想就把上衣脱了。

又过了一会,他说如果还热的话,可以把裤子也脱了,这个人想了想又把裤子给脱了。又过了一会,王阳明说,如果你还热的话,就把内裤也脱了吧。这个人说不行,太羞耻了。

事后,王阳明给他的弟子们说,此人十恶不赦,其良知仅存于羞耻心上。虽然,以此说明人人皆有良知,但一个背负无数人命的罪犯,其行为早已泯灭了人性之善,已然与禽兽无异!人如果没有善恶之别,又岂能称之为人?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此心学四诀,是王阳明的王门四句教,也正是他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

当人们把各自的意念加在事物上,因为意念有好恶与善恶的差别,是一种“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

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能感知到善与恶。一切学问与修养归结到一处,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人的本性之良知去行动。

但是,有时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也许被一时私心和物欲所遮蔽,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

觉察到心在迷乱时,就要反求诸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澄清正确的良知,以此才能正确的格物。

如果一遇到问题,情绪先行,恰恰就证明了这个物是在你心外而不是在你心内。所以内心不强大及心力不强者,归根结底都是自己的问题,与客观存在没有任何关系。

以格物致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天理不是靠空谈,是通过实践与自省的“知行合一”。

04

静处体悟

王阳明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强调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要人们在修养上防于未萌之先,克于方萌之际,重视对意念的克制工夫。

他坚持儒家传统教育,把道德与修养放在首位。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王阳明早年提倡静处体悟。

他认为道德修养的根本任务是“去蔽明心”,即去除物欲的昏蔽,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道德修养无须“外求”,而只要做静处体悟的功夫。

晚年提出事上磨炼。他认识到一味强调静坐澄心,会产生各种弊病,容易使人“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甚至使人变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汉”。改而提倡道德修养必须在“事上磨炼”。

王阳明主张省察克治,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检察,自觉克制各种私欲。强调贵于改过。他认为人在社会生活中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一些违反伦理道德规范的过错,即是大贤人,也难以避免。在道德修养中,不贵无过,而贵改过。

因此,“体悟”是阳明心学最重要的修行工具,通过“静中体悟股票的条件,事上磨炼”,来修习与提升我们的心力,久而久之如果一件事是应该做的,就一定能把它做到!